龔柏宇
Kung, Po-Yu
基地 台北車站
Site Taipei Main Station
Advisor
方俊凱
Team
江子沛 陳毅峰
Keywords
真實 意識 喚醒
我們以為的真實,真的是真實嗎 ?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第七卷中,敘述了一則洞穴的預言。在這個故事中,一群被囚禁在洞穴中的囚犯,身體與脖子被鎖鏈所固定,只能看著洞穴裡的一面牆以及映照其上的光影,來型塑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甚至還以此發展出一套理論,卻不知道原來在他們所認知的世界,也就是那片牆以外,還有一個充滿陽光的廣袤世界,而他們一直以來看著的那片牆,也只是其他人經過時,刻意製造的光影效果。
進入二十一世紀,科技爆炸性的發展,從網路的發明到原宇宙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社會機能搬上網路,人們的資訊來源也越加無遠弗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也逐漸從紙本的媒介,變為以網路上位元的形式來獲取,而人們對真實的認知,也逐漸從眼見為憑,轉變為以網路上的輿論,來建立自己的真實。
最終,當人們大部分的資訊都來自網路,大部分的時間,也都盯著螢幕,人們逐漸成為螢幕的信徒,在不知不覺中,儼然變成洞穴寓言中的囚犯,無意識地盯著眼前的螢幕,渾然不知自己已然被困在了無底的洞穴中,只能被動地接受著螢幕背後,權力者的餵食。權力者掌控網路,掌控螢幕,掌控了所有人的資訊;歷史在此時,就像是一張白紙,被不斷的擦乾淨,再寫上新的內容。而人們的意識,也隨著記憶的竄改,逐漸變為無意識,彷若走在雨霧中的行屍走肉。
因此,覺醒的反抗者,在最大的無意識空間-台北車站,建立了真理部。
In the seventh book of Plato’s “Republic”, there is a prophecy of a cave. In this story, a group of prisoners are imprisoned in a cave with their bodies and necks fastened in chains.They look at the cave walls to shape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developing a set of theories. Little did they know that there was a vast world outside the cave, illusioning the truth they believed their whole lives.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rnet, more and more functions have been moved to the Internet. People’s information have thus changed from the form of paper to the form of online data.
Because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people look at their screens the whole day. Before they even recognize, they become prisoners in the fable of the cave, staring unconsciously at screens,only passively accepting the feeding of the powerful Big Brother behind the screen.At this moment, history is like a blank piece of paper that is constantly wiped clean and written a new one. And people’s consciousness, with the tampering of memory, gradually becomes unconscious, like a walking dead walking in the rain.
The few rebels who are aware of the sense of disobedience, in order to resist the control of Big Brother, decide to build a resistance facility which is “The Ministry of Truth”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李孟璟
事務所規模除了建築師外正職大概有五人左右。事務所上下班時間彈性,老師也很大方。
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
黃冠復
邱子軒
事務所現有約10~15人,公共案跟建商案都有在進行。同事都很年輕,在事務所裡面就像待在學長姐很多的工作室一樣。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湯永萱
趙章閎
100 多人的大型事務所,以大型商案為主。少說話、多做事、做快點,努力跟著Mentor 刷存的日常。
十一事務所
曾泓銘
規模8 人的小型事務所,主要設計家宅民宿、辦公大樓、公園等。事務所都用 Revit,可以磨練自己的設計能力,有可能出差到離島。
沈庭增建築製作
田唯希
含建築師共4 人的事務所,以住宅跟小型的公共案為主。做事安靜且超效率、對模型要求高、是個建築師帶著大家一起學習的好地方!
古爵誌建築事務所
楊振宗
事務所規模大約8 人左右,建築師很多案子都在馬祖( 南竿、北竿)。有三個同事是應屆畢業生,據說建築師擔任畢業設計外評時,邀請的新鮮人。
禾磊建築
葉宗帆
約15人的事務所,主要以集合住宅與公家案為主。 同事們都很好相處,很幽默,老闆對實習生很好。
建築學校
大三第三次設計
簡介:
在台灣,大學大都規劃為一個封閉的校園,如同一個獨立的城堡與周遭的社區、城市用圍牆隔開。透過這個設計我反思若要把一個建築系館放在城市中,他與社區的介面要如何設計、學生與居民會產生什麼互動。整體而言我在基地上開闢一條擁有許多節點的巷子連接街角與基地後方的一個社區中心,期許居民能進入,並在周遭產生活動,系所中不同年級也可以有機會相互學習互動。此外景深的營造與在自由的空間中創造場域感也是設計在探討的事情。
學生:許致遠
指導老師:陳柏年
活動中心
大三上第一次設計
簡介:
本次基地位於南美二館的西側,為大型公共空間與常民建築之間的過渡地帶;既存的美術館量體及大面積綠地植栽,將原先狹長的基地畸零劃分。在此些條件下,如何創造外來遊客及社區居民的相互共容以及既有現況的去留取捨,是為我此次的設計議題。
在操作上,我將不同樓層的使用者進行定義,將地面層大部分植栽進行保留並作為附近居民的活動場域;二樓則作為外來遊客的公共層,連接南美二館與社區藝廊作為遊覽的延續。
學生:柯皓樺
指導老師:卓建光
體構成-澆灌塑型
大一第一次設計
簡介:
意外 在生活的腳步聲中 悄然來到 將我們的生命開了個洞。
「總是在同一個地方,和同樣的人做事久了,有時會有一種被世界拋棄了的感覺。與其說他相信如此,倒不如說這已成了一種既定的軌道 比金字塔都難以撼動,身不由己。何時為自己而活,何時又為心而走,世界上真的有很多精彩的事物,都不需要花很多錢就能得到。
你說,我以前怎麼就沒注意到呢?不過他也想明白了,當一個人要失去什麼的時候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草蓆子的茶色估計會越來越濃,而自己也會越來越老」–秘密_東野圭吾
學生:龔柏宇
指導老師:陳恥德
可遊可棲橋下建築
大二第四次設計
簡介:
混雜喧囂的交通動線,切分地面層的人行空間和動線,破碎而雜亂。試圖凸顯橋下空間的特殊氛圍,帶入流動性的滑板運動和音樂社團,連接並吸引周遭學校及社區,重塑感知強烈的洄游場域。
橋下因高程變化分別形成厚重的量體感、車輛通行分隔的面狀堵塞感、線性柱列的輕盈感。藉由空間感知對應:滑板空間的碗狀空間,並藉邊緣性與交通動線分隔、開闊下沉廣場的流動串接、音樂社團的傳播性空間,解構柱子、桿件吊掛、鏡面板反射,形塑漂浮通透性的空間。
學生:邱意芳
指導老師:洪于翔
可遊可棲的橋下建築
大二第四次設計
簡介:
將複雜的基地依照其本身、在環境中和在都市中的這三個尺度選取三個特質:
1.橋墩結構所蘊含的的秩序性
2.橋體破開周圍環境造成強烈的量體感
3.連接著都市中兩種不同氛圍
以交融火車道兩端的氛圍作為主要的設計方向、建築形體與橋體相互纏繞以弱化橋的量體感、輔以秩序性的結構進行支撐。通過修改地面的車道、設置兩種氛圍的社團、公共廣場 , 企圖營造一個多元活動空間活化該區域 , 同時對未來火車道地下化進行展望 , 希望在邊界消失之後仍具備歷史的紀念性。
學生:彭俊銘
指導老師:洪于翔
可遊可棲的橋下建築
大二下第一次設計
簡介:
橋下的空間讓人有種逃離世界,躲起來的感受。我想像橋是從平坦的城市地平面上被掀起的地面,卻仍與地藕斷絲連、發生關係,這些「絲」是橋墩結構、是布、亦是使用空間的人們,隨著往來的交通、氣流、人車的穿梭被不斷擾動。
空間機能是空中瑜珈社(動)與植物染社(靜)的社團與展演空間。
駐足於平時匆匆而過的路徑,從橋下的角度,感受光線、人車的移動,感受自己的身體、聲音的震動,隨著橋下進進出出的一切,亦成為絲,搖曳著。
學生:劉岱恩
指導老師:陳穎澤
複合商業剖面
大二第三次設計
簡介:
基地座落在古港區層次豐富的城市街角,建築設計乘載對用路人友善的責任。因此,我在設計建築的同時保留了路人的動線,並使人在行經時也能察覺到建築裡發生的活動,期待兩者能產生有趣的互動。
動畫工作室的需求除了動畫拍攝、後製,更重要的是擁有一個讓人沉思、發想創意的冥想空間;書店作為動畫工作室與外界交流的媒介,透過動態的櫥窗展示模型、書籍。最後以動態的立面表情點綴成吸睛的沿街建築。
學生:施瀚勛
指導老師:吳秉聲
複合商業剖面
大二第三次設計
簡介:
以youtuber創作基地複合青旅機能以及Sobar music的台南表演據點作為出發進行商業空間設計。透過音樂、旅行以及遠端媒體的描述,台南的城市空間、建築物本身的空間樣貌被不同的媒介詮釋、接收,也因此每個人各自將留下對於空間的理解與印象。可能是透過表演來感受建築空間、透過影片運鏡的片段來認識這做青旅創作基地,空間存在著無數多版本的平立剖面,被個體詮釋,被記憶修改,也不再存在唯一或是最終的建築樣態。
從剖面出發,創作基地透過交錯的動線、視線的導引以及量體的錯置使得空間本身的語言模糊而複雜,也藉此容納每個人對它的不同想像。
學生:涂孟綸
指導老師:陳彥伶
複合商業剖面
大二第三次設計
簡介:
透過剖面設計表達空間的戲劇性,冰淇淋專賣店與武士刀鍛造坊的異質組合,極端的冷熱空間反映在剖面關係中,嚴謹的工坊漂浮在輕盈透明的零售空間之上,木造茶室顯得重要卻輕巧,以一到連續的長斜屋頂面對鄰房,讓建築與周圍之間保持舒適的距離,屋頂之下的高低序列,也讓不同活動自然的發生。
學生:蕭郁霖
指導老師:郭秉煒
活動中心
大三上第一次設計
簡介:
森林中樹木為實體,樹木圍塑成虛體的正空間,我想創造的,正是都市中的森林。
本次設計基地位於南美二館旁,三面臨路的公園用地,在南美二館建造之前, 這塊基地原為公園,社區居民有許多活動在此街廓進行,當南美二館建成之 後,雖然帶來觀光人潮與商業活動,外部負空間卻使得居民活動不復存在,因 此我以森林為概念,大樹的不同部位可以對應到不同的建築元素,樹幹好比 CORE、樹蔭是半戶外空間、樹頂可以帶給頂層遼闊視野、樹屋是樹上包被的 空間,透過設計讓居民重拾記憶中的那棵大樹,新量體的置入與南美館舊有量體共同圍塑出不同表情的外部正空間,而外部空間之間又可以互相連通,創造出街廓內的洄游路徑,而相鄰街廓的小巷指向基地內的戶外空間,讓小徑保持連續性。
學生:陳萱
指導老師:楊詩弘
玄關
大二第一次設計
簡介:
玄關在一棟建築中,扮演室外與室內空間介面轉換的重要角色,希望透過視角的漸變以及自然元素的介入回應行走環境的變化,從開放的自然環境到隱蔽的私密空間。在平面配置中藉矩形的偏移交疊產生空間的隱蔽性,並利用高程差與材質區界定空間,框景與高窗的間接照明則為這個過道空間引入自然元素,增加行走經驗中的感官刺激。
學生:邱紹倫
指導老師:辛柏毅
活動中心
大三第一次設計
簡介:
藉由在南美館旁開闢一條小徑,整合南美館的巨大量體與台南蜿蜒曲折的街道巷弄。從都市尺度小徑能成為市民與觀光客漫遊路徑的一部分,從神農街、新美街、蝸牛巷,經過台南美術館,延伸到府中街。巷弄有時會轉彎,有時會變成一個人群可以聚集的廣場,而有時候我們會走到一個巷弄的終點。建築尺度裡小徑成為一個大道,藉由巷弄語彙的轉譯,大道有了各式各樣不同的功能。大道從台南美術館南側友愛街與永福路十字路口開始,終點在府前路上的司法博物館,中間會有通往南美館和重要景點的小巷子。整個設計也是南美館地貌的延伸,甚至將南美館的背面轉向正面。
學生:黃敬家
指導老師:卓建光
線條之詩
大一下設計
簡介:
本設計分為三階段操作:與組員解讀一張線稿再共構一個圓,由此各自生成截然不同的基地,閱讀地形並放置合適的構造體。
夾擠於彎弧的峽谷、直線的山壁、與流經另一頭的溪流,我創造了一塊扇形平原,於此落下整齊的V形柱列,柱上的不同高程搭起多層次的平台,平台攀上峭壁也伸向峽谷;巨大的桁架屋頂定義了空間高度,並與V形柱構成看似傾斜的量體。想像彼得潘能於其中體驗刺激、驚險的飛行。
學生:張劭恩
指導老師:龔柏閔
線條之詩
大一下設計
簡介:
以給定的圖面自由生成地形,作為這次設計的基地。在Program方面,預設是一棟在未來成為主流的 全息投影電競場館,藉由全息投影(Hologram)與浮動式的地板,盡可能呈現出選手們廝殺的虛擬場景。觀眾們可隨著好奇心的驅使而自由的遊逛於戰場之中,親身體驗兩隊互相較勁的戰術執行與精湛技巧。在主舞台下方設計了選手休息室以及走廊末端的環景餐廳,正對其他同學們精彩的設計。
學生:葉宗帆
指導老師:宋立文
線條之詩
大一下設計
簡介:
Th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collaborating with team member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nes, constructing a circular base together, and generating individual structures that are connected on the circular base.
With the site being a canyon, along with pillars of circular walls in the center, the structure grows seamlessly downwards. From the path down towards the canyon, a structure emerges from the depths, with multiple platforms for Peter Pan to rest and take in the surrounding view. Different opaque and transparent platforms, allows for changes in perspective along with differences of light reflections within the structure.
學生:陳(日奇)文
指導老師:龔柏閔
家宅
大二第二次設計
簡介:
由於家人相聚的時間甚短,公共空間有最高的連貫性,希望能把「感知到其他人存在」這件事最大化。但如果在完全開放的連續空間又會形成許多聲音、氣味的交雜。因此,為降低各種活動間的干擾,我以一些錯置並且向心的方式安排平面。剖面上,依空間性質創造不同高度的空間,最終,公共空間在平面與剖面上形成多個尺度各異的量體互嵌的狀態。錯置的型態也使家庭空間與自然相互穿插、扣合,引入自然,模糊室內外。
學生:陳怡融
指導老師:吳建志
家宅
大二第二次設計
簡介:
家是一個共同生活的空間,除需兼顧彼此的隱私之外,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共享。我將使用者設定為三位女性,各自有不同的興趣,希望這個家能讓他們在心靈上更彼此貼近,同時也能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自在地享受個人空間,並讓家務也能是一種生活的享受。
透過躍廊式設計,打破水平的分層界線,樓梯就是走廊,省略動線空間,也增加不同樓層空間之間的易達性,木露台是室內外的過渡空間,能在其上邊享受下午茶,邊欣賞海邊的美景。一樓連帶後院下挖 1.5 公尺,提供另一個通道讓外人能走進來,透過和客廳吧台連通的窗口購買咖啡,共享綠地。
學生:謝欣妤
指導老師:黃恩宇
水泥澆灌
大一第二次設計
簡介:
以榕樹樹洞做為空間組構的觀察對象,紀錄並分析樹洞中的虛空間組成元素,描繪出虛空間的各種樣態,嘗試以虛空間實體化回推出樹洞的空間感,最終以水泥量體及螺棒圍塑出我重新詮釋的樹洞型態。以水泥柔和線條形塑的量體,展現出樹洞中,樹幹堅韌不拔卻同時柔美的形象;不同粗細的螺棒,則以另一種形式表達出樹幹的強韌,與水泥質感相互對比、相互呼應。被方正外型局束的水泥量體,與自由穿出的螺牙們又形成另一層面的對比關係。
學生:徐以芹
指導老師: 顏世樺
體構成-澆灌塑型
大一第一次設計
簡介:
從一個純粹的三角錐開始,以稍小的一個個三角錐為單位進行削切再將之堆疊於上,結局是固體跳起了舞,產生張力與追求的姿態。姿態變得危險,變得搖搖欲墜,而量體的力量就產生於此。
學生:邱子軒
指導老師:陳恥德
玄關
大二第一次設計
簡介:
位於面對經國綠園道的老是街屋玄關,思考如何面對公園的綠意以及對內的隱私性,以及沿街街屋慣常的騎樓占用問題,我提出以四面落地玻璃拉門面對騎樓空間以及前方的公園,需要時能夠將玄關空間和騎樓空間打通,與公園融為一體,成為半開放半公共的空間,並在白牆掛上折疊椅(供玄關客廳用)作為裝飾,內部是一條腸胃形狀的通道,讓內外空間感連續且達到視線上的阻隔,最後進入建築內的私人場域。
學生:吳昱廷
指導老師:辛柏毅
建築學校
大三第三次設計
簡介:
建築學校的基地在青年路頭,與路尾的民生圓環作為觀光的藝文中心遙相對應,思考建築學校在此社區中扮演的角色。觀察台南騎樓中住商活動空間的交織行為,以此為概念,中間最高最透的量體為主要的公共空間,提供社區的人使用,也作為建築學校評圖或活動的場域,而兩側較為封閉的量體則作為工作室和教學空間。希望藉由建築學校空間與社區空間的彼此交織,讓兩者產生更多互動關係,讓建築教育進入社區。
學生:劉恩霈
指導老師:黃介二
複合材料
大一第三次設計
說明:
以研究Villa Rotonda的空間關係作為出發,發現Villa Rotonda在空間上有嚴謹的數列關係,空間的主次同時對應了黃金螺旋的不同序列,部分即為整體。
試圖透過結構系統與嚴謹的數列關係,去呈現出隱藏在Villa Rotonda中數學與建築的關聯性,展現出Villa Rotonda的隱藏樣態。
學生:余彥頡
指導老師:陳恥德
建築學校
大三第三次設計
簡介:
「在沒有縫隙的地方,反而是無法產生交流的。」
縫隙的空間是什麼樣子? 縫隙與縫合之間的依存關係又是什麼?這是我最初的提問。以結果來看,以真空的部分(縫隙)形成不同空間/Program之間共同的留白,如此一來反而創造出一種,能相互感知卻不直接觸碰,各自公轉卻又時而交會的空間。彼此保持著舒適的縫隙,同時在那縫隙中,不完全僅剩孤獨之處。
學生:王堃丞
指導老師:楊詩弘
建築學校
大三第三次設計
簡介:
建築學校的基地在青年路頭,與路尾的民生圓環作為觀光的藝文中心遙相對應,思考建築學校在此社區中扮演的角色。觀察台南騎樓中住商活動空間的交織行為,以此為概念,中間最高最透的量體為主要的公共空間,提供社區的人使用,也作為建築學校評圖或活動的場域,而兩側較為封閉的量體則作為工作室和教學空間。希望藉由建築學校空間與社區空間的彼此交織,讓兩者產生更多互動關係,讓建築教育進入社區。
學生:劉恩霈
指導老師:黃介二
複合式工作場域
大三第二次設計
簡介:
空間的滲透性,是將建築視為⼈與⼈活動的介質,因此空間的分界不再視為恆定的存在,⼈的活動將滲透於空間,產⽣對話與互動的可能。實體與虛體交互產⽣使得⼈的活動產⽣互融 ,空間的滲透性在此產⽣。樓板的交疊,使得⼈在空間的活動並不是純粹的垂直⽔平性移動,以三維曲度樓板型式作為空間分界,⽽⾮以牆做為區隔,空間的內外分界變得曖昧且多樣,⼈與⼈之間的互動產⽣多樣維度的交疊。
學生:林彥甫
指導老師:沈弘軒
工作場域
大三第二次設計
簡介:
設計的發想源自於一部老電影,1980年的「似曾相識」,讓我開始思考如何藉由建築空間與基地周遭文史資源的結合,創造一段穿梭今昔時空的旅程。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工作場域,同時也是一種新的觀光諮詢體驗。建築透過一條內部的遊逛路徑,串起了觀光服務中心、演講廳、展廊、餐廳、文史工作室與屋頂花園等空間,同時搭配與外部都市環境的互動,將城市的今昔風貌與空間關係,如同電影情節一般穿插其中。
學生:張晉維
指導老師:黃介二
Hybrid 集合住宅
大三第五次設計
簡介:
透過這個題目,我們試圖重新探討公共空間的可能性;在基地中我們觀察到巷弄中富有活動的節點,但由於基地內的地域性被縱橫的歷史巷弄以及兩座廟宇所切分,我們試圖在保存地面層氛圍的條件下置入平行原的住宅量體,並將活動節點視為公共空間,液化且抬升至二三樓。一樓地面層我們選擇開放,以水池和草地暗示原本的歷史巷弄遊走的經驗,再以室外梯連結至二樓的平台,而液化的公共空間則以管狀的型式穿梭在量體之中,從廣場變為路徑。
學生:田唯希、蕭郁霖
指導老師:陳柏年
Hybrid 集合住宅
大三第五次設計
簡介:
在這個題目,我們試著保留歷史街道以及存在的歷史建築和商業模式。面對台南公園的綠地延伸以及創造的軸線,融合街廓兩側 對應公園南路的托開以及輕軌的植入,考慮到輕軌的交通需求和市場、馬路的關係 面對公園國小的社區空間以及馬路天橋的延伸,使街廓兩面的關係更鄰近。隨著基地不同的使用者,創造能服務和串聯通勤者和居民的空間。面對商業族群的機能包括工作樓層、短居住宿、旅館、定居、共同工作室,還包括了能使和居民交流的公共空間。
學生:施智博、蔣亦捷
指導老師:卓建光
Hybrid 集合住宅
大三第五次設計
簡介:
此設計由既有巷弄空間體驗中,尋找舊有紋理保留與新開發共存的可能性,希望能在新舊交織的環境中創造更多生活經驗。三種房型結合交通與文創展演的優勢,成為新創企業拓展事業與人際網絡的場所。剖面上藉由不同量體破口回應周遭都市函構,使活動能由都市中滲入中央地景公園。
學生:曾泓銘、張晉維
指導老師:黃介二
複合材料
大一上第三次設計
簡介:
「可能性」是施洛德住宅最吸引我之處,整體設計來自於委託人施洛德太太對於住宅的想像-「空間會隨著使用者的需求而改變」,從設計到落成,委託人與建築師兩造之間的交流產生出的獨特空間體驗令我著迷。 為了回應我所觀察到的多種可能性,我以鏡子作為模型中的一大主角-經過排列後的鏡子千變萬化,不只將室內外空間延展開來,更打破內外空間的界線。直線與橫線從原本單純的線構成交織出了最複雜、最多可能性的面與體。 看著這顆模型,我總是想像著一個小人在裡頭跳上跳下、探頭探腦、四處探索。
學生:湯永萱
指導老師:葉玉祥
心靈空間
大二第五次設計
簡介:
水之於人,是生命源頭,能帶來暫時抽離現實生活的感受,亦能帶來療效放鬆身心靈,流動與包覆的特質也成為人類感官最容易感知的物質;但現代社會之於水,卻隔著堤岸將人與水劃出無法靠近的距離,「濱」是最親近水的空間,亦是最疏遠的界線。因此,我想創造的是一個親近水的機會、一條路徑,以水作為介質,當使用者在感受眼前一片自然的景觀的同時,從視覺轉移到觸覺感知水的物理狀態,再帶入嗅覺、聽覺、味覺與自然互動,五感創造一種「可以感知但不只是看」的狀態,以純粹的身體感知作為體驗的湖濱浴場。
學生:陳威廷
指導老師:吳建志
複合材料
大一第三次設計
簡介:
這次設計,透過題目給定的大圖,整理出隱含在圖面中的秩序,透過線稿的劃分,整理出一些秩序,並將當中的線條以等高線的型式,創造出一座虛擬的地形,並以此作為設計的基地。在構築空間的過程,運用了不同性質的材料,試圖藉由材料不同的特性,創造出組構空間的邏輯,並從中理解材料本身的特質。
學生:楊振宗
指導老師:陳恥德
旅館
大三第四次設計
簡介:
沿著民權路上狹窄的街屋,來到十字路口的節點——這裡曾是中央市場,現況則是有著不同用途的大樓。新的計畫裡,預計作為一棟旅宿,為來到這座城市的旅人洗塵接風。不僅僅是短暫的下榻之地,位於市中心,結合了折疊腳踏車品牌的旅館更提供了以自行車的速率遊逛這座城市大街小巷的可能。旅館房間設計除了給予腳踏車可被摺疊收納的空間,也打破腳踏車搬運的局限性,以一座腳踏車塔作為儲存與展示功能特色,向城市的人們宣告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學生:吳子萱
指導老師:卓建光
旅館
大三第四次設計
簡介:
“我想不管服裝、鞋子,其實都是一個人身體的記憶。我們不要忘記,記憶是一種美感,全新的東西就少掉了記憶的深情,沒有深厚的感情在其中。”― 蔣勳
選擇保留了舊建築物的CORE,以其特殊的空間體驗作為做為舊有記憶的來源,介入新的線性空間圍繞著舊有建物,串聯基地的紋理和新舊的時空記憶。
在面向社區內的入口以較為開放的態度面對,將社區區民引入二樓,在一樓的部分則作為流通的地面層,在周末舉辦二手市集,平日則是作為都市的開放空間提供市民做休憩。在房間的設計,延續線性旅館的主題,以一條線將房間內部空間隔出來,而房間內部的牆面、窗簾、寢具則選用由STORY WEAR再生過後的牛仔布料。
學生:黃冠復
指導老師:黃介二
旅館
大三第四次設計
簡介:
此次設計將結合Story Wear展售店及旅館的空間,基地位於台南舊城鬧區中,我希望將台南富有的歷史與傳統文化與品牌意象貫徹於旅人的體驗中。作為當代時尚潮流的轉型,環保永續為旅宿的一大特色,並切推廣舊衣回收再利用的概念。因此空間採取拼貼手法,在立面上透過虛實變化創造景深,同時暗示空間性質,並且加入展演、工作坊與舊衣診所,讓旅客及在地居民能共享各形式的藝文活動。假日則能在一、二層間的廣場舉辦市集,呼應台南街邊商店的特色也營造空間互相穿越與可視的趣味。
學生:許安妤
指導老師:顏茂倉
心靈空間
大二第五次設計
簡介:
我認為建築的力量在於利用人造而銳利的邊界,讓人意識到世界曖昧模糊的邊緣。心靈的疑問不是線性的往前走就能找到答案,有時候需要後退、迂迴,最終可能發現起點與終點根本是同一件事情。我希望這個設計是一個低調隱蔽在森林中的方體,但人在其中會像是回到子宮的空間感。人類最初始的建築體驗就是子宮,在那裏聲音與光都是間接的,沒有一個資訊是絕對且明確的,但我們卻能在那裏受到最大的保護與安全感。
學生:吳昀芝
指導老師:洪于翔
心靈空間
大二第四次設計
簡介:
水,在不同的溫度、壓力、環境時,有不同的姿態。無論以哪一個面貌呈現,最後總是能達到飽和、穩定、平靜。
我希望來到此處的人,能透過空間和水的互動,真實地感受水與自己的接觸,在此,你能感覺到自己也是水的一部分,在不同的空間、成為不同狀態的水、感受不同姿態的水與身體的接觸,與水同行,洗掉紛擾雜物,在最後,你將能成為平靜,回到最初始的自己。
學生:李孟璟
指導老師:郭秉緯
心靈空間
大二第四次設計
簡介:
粼粼波光浮動、樹稍隨風、樹影晃動,空氣、聲音、光。動態的一切,帶來了心靈的靜。我想起了舞蹈的模樣。
失去方向、感官變得敏銳。當肢體到達極致的動,心將靜止如水。建築,是整座山林,雕塑般的厚牆,聳立期間,在樹影翩翩中,宛若起舞。
學生:沈王元
指導老師:郭秉煒
心靈空間
大二第四次設計
簡介:
粼粼波光浮動、樹稍隨風、樹影晃動,
空氣、聲音、光。動態的一切,帶來了心靈的靜。
我想起了舞蹈的模樣。
失去方向、感官變得敏銳。當肢體到達極致的動,心將靜止如水。
建築,是整座山林,雕塑般的厚牆,聳立期間,在樹影翩翩中,宛若起舞。
學生:沈王元
指導老師:郭秉緯
林彥甫 / 涂孟綸 / 龔柏宇
以歷史照片作為觀展主題,從觀展體驗出發,帶領群眾在繽紛熱鬧的榕園之中,向下探索,以半地下的、分散 式的觀展空間,引領群眾想像從前台南人的生活,以及台南這塊土地 的歷史軌跡。
館藏鎖定黑白歷史照片,呈現出曾經的台南風景,照片中的人都在進 行日常活動,如同榕園的群眾一般,也藉由剖面中地平線上下的空間 差異,讓人在觀展時如同進到時光機器,感受以前人的生活方式。
商業空間
大三第二次設計
簡介:
複合型工作場域,同時也是觀光商業中心;一個從海安路,經中正路,最後到河樂廣場的轉換點。
指向性,暗示著河樂廣場的存在;回應著歷史不斷疊加的狀態。
– 以地下通道連接基地與河樂的下沉式廣場,同時延伸河樂兩側的商業空間,最後到達基地的觀光中心。
– 嘗試運用固定和彈性的空間形式來塑造快速變動的工作場域。
– 採用地面層挑高的手段,讓遠處人的事也能更直接地看到二樓(觀光中心)的空間;三樓以上的複合式工作場域除了一層樓六公尺高之外,並於三到六樓設置double skin來面對西曬。
學生:王舜昱
指導老師:卓建光
王堃丞/董凱民/彭俊銘
01/ Las Cruces Lookout Point (2010)以極簡而細膩的方式,形成移動於空間中的感知,它亦告訴我們:建築圖不只是基本的圖像表達,也同時包含著概念與情境,尤其在剖面的操作上,不同性質的空間透過動線組合在一起,連續的空間成為一個真實的整體經驗。
02/重新排列Villa Shodhan (1956) 的過程中,發現「越界」感覺的出現,源於「通道」穿越界的形式,以及所越的相鄰兩個「界」互相包覆、依靠、相交的關係。場域是感知的邊界,而越界,形成感知和場域間的滲透,於是你我之間,在安靜的片刻裡依然存在。
林彥甫/涂孟綸
從島嶼的修道院剖面,我們看見了建築與環境的構合關係,也看見剖面對於建築空間延展與範圍界定的能力。在相對尺度上薄薄的一層剖面,不只描繪了空間序列與安排,也同時展示出了這座島的島嶼立面。我們開始想像,在這層島的外衣下,還能有什麼可能性。
在垂直向,以不同大小的腔體空間串連與島嶼皮層的序列,分別為既有修道院投射天堂的大廳、新置入的長腔狀靈骨塔核心空間以及下方規整的矩形火化場。水平向上則是以崎嶇的狹窄路徑連接到島嶼上的不同位置而將既有建築的機能轉化為潮汐入口、光塔、風塔。
李孟璟/謝瑞恒
在天與地之間,我們踩著地,頭頂著天,天與地之間的是光、空氣、水,在絕對的天與絕對的地之中,我們要如何透過這些介質,感知這兩件事情?
透過剖面的分析與堆疊、擷取不同的元素與特質,我們試圖有意識地去控制光線與雨水,並透過斜向的樓板與開口,導引不同的光線,讓季節的變化充斥在空間中,透過光、水、光透過水的反射,透過人在移動時視線的角度與導引,從絕對的地、光線與水的意識、絕對的天,不管是因為自然的變化、或是人的移動,我們都試圖以空間安排來去控制。
吳昱廷/張晉維/吳昀芝
思考建築中,分隔內與外的元素「牆」,如何在空間上作為一種「中介空間」。而這其中的空間趣味性在於該空間在平面或剖面上的關係,無法明確定義其是屬於內部還是外部。內與外、實與虛之間不再只是一線之隔,而是呈現多層次品質上的差異。比方說在厚牆間挖了一個與外部連通的小空間,則該空間是屬於牆內,亦或是牆外?透過模剖面型進一步推演內外虛實之間的關係,可以發現其參照並不只是剖面圖下平面的關係,而是三維、立體、可旋轉的狀態。也就是一個空間,也可能在不同剖線下呈現不同品質的內或外。
吳子萱/黃冠復/蕭郁霖
藉由挑選所研究的十四個案例
來形成我們認知中的城市到自然之間的變遷狀態
在剖面中以一段空白和巨大基礎設施來形成城市和自然的過渡
在一切都追求效率的都市之中,大量的水平樓板不斷複製,形成一棟棟高樓和複層的都市空間,而城市邊緣的模糊界線,由高架橋、公路、堤防…等等巨大物件組成,形成了關於人造物與自然紋理共構的散色光譜。
走近沙灘的過程中,身體感官經驗向我們敘述其中的序列性,先是一層如牆一般的防風樹林,樹冠遮住太直白的天空,林中透著朦朧的光。接著是平緩的過渡帶,伴隨雜草與沙地的邊界和海浪到過的高潮線—─最後是浪,推擠著奔向沙灘。
余彥頡/邱子軒
利用朝聖之路作為單元體,以不同的形式組合作出不同的空間型態。
以疫情時代作為背景,公共空間變得令人嚮往卻又恐懼,以單元的縮放為主體,利用單元去圍塑出單元,並以不同維度疊加,創造出大空間與小空間的尺度差異與神聖感,非常時期的朝聖。
VITRA HAUS的疊合產生出許多主空間外的剩餘空間,剩餘空間反而成為人們逗留、聚集的地方,利用類似於VITRA HAUS的方式,用朝聖之路作為單元組合,創造出更多元的剩餘空間,剩餘空間作為主體的時候,單元與剩餘空間互相嵌合,成為新的空間體驗。
王舜昱/黃辰傑/柯皓鏵
三個人的其中兩人對另外第三個人的畢業設計以剖面闡述,過程透過剖面的「左右」「上下」「前後」關係來討論兩個事件中被「模糊」的界線。
01/ 模糊之一:單調與趣味,左右模糊
以遊戲之名為起點,為空間與其中的活動增添趣味性。在剖面上以左右的關係表達單調過渡到趣味中無以名狀的樣態。
02/ 模糊之二:逃避與躲避,上下模糊
共居在同一個屋簷下,我們是躲避災難的人,也是渴望逃離的人。在剖面中以上下的關係表達不同狀態和心境分離與溶融之景。
03/ 模糊之三:現實與認知,前後模糊
異質存在作為一種殘像與現實空間疊合,重構成我眼中的世界。在剖面中以前後的關係表達有形和無形間曖昧不清的景象。
2017
2018
施瀚勛/葉宗帆
我們的討論從對於十四個案例的剖析開始,根據設計意圖可以分成兩大類。進到空間後能一眼望穿所有被設計的空間,則被歸類為整體性;反之則具有序列性。依照內外空間的設計邏輯與感受性分類,分為內外一致與內外不一兩類,再向下以空間屬性分為共四類。
坡地的高程與宗教的神聖性給予了修道院雙重的層級,我們試圖以較為常民的印度小屋作為材料,將兩者打散並重組,企圖打破原有的空間主從關係,創造等價並存在新序列的空間。
空間雖然因為機能區分、活動性質而會有尺度的變化,但透過半戶外空間的介入,空間的主從關係得以被削弱,創造出等價的序列性空間 經驗。同時,透過異於平常的觀看視點,創造空間的異質性。
2018
2017
2018